Monday, July 31, 2006

坑渠蓋

最近開始留意坑渠蓋.有很多坑渠蓋都是有年份的.我見過最早的一塊寫著53/63,後面的數字應該是年份,比我還老.不少坑渠蓋有製造廠的名字,早期有Taikoo, 後來有Hop Hing,應該是香港製造.我見過一塊寫著Made in England的,沒有年份,也見過渠蓋寫上「武漢鑄造廠」,不知是否97後南下的.
近年香港有拆鐵黨,連坑渠蓋都偷.網上有人說一般渠蓋每個可賣約200元,而三角渠蓋重達30公斤,可賣400元一個.不算貴. 想找個和我同年的.

Labels:

Thursday, July 27, 2006


我從來都不喜歡藝術中心門外那條橋,把大門口遮住得黑沉沉.那條橋亦是全無作用的--跟本沒有人從君悅酒店行過來,亦沒人行過去.那條橋現在是流浪漢出沒的地方.今天訪問一位參與建造藝術中心的工程師,才知道當初設計時,這條橋是沒有蓋的,闊度至少有現在的兩倍,是藝術中心的活動延伸過去公園的extention deck,上面可進行很多活動.對面公園,原意是給藝術中心進行公共藝術和戶外表演,例如中國戲棚的地方.

這是何弢的構思.真精彩.

Labels:

為 藝 術 犧 牲

Monday, July 24, 2006

他命好

一大班人飲茶.

我問余華:你為甚麼對李光頭這樣好.

余華說:他命好.

我說:讀小說時,我投入老好人宋剛的角色,他死得那麼不堪,令我覺得若我是他,我也會死得很慘.

余華笑而不語.

後來在講座中,余華說他今次放開了,讓角色自己去發展.李光頭生對了時代,李剛錯了.

食物來了,滿桌都是,我說:能吃得這麼好,我們都命好.

大家都笑.

Labels:

為藝術犧牲

Wednesday, July 19, 2006

《作家面對面》講座余華、董啟章、利志達

六百萬是多少?

1998年,美國田納西州一個叫 Whitwell 的小鎮上的中學,開始了一個叫萬字夾(曲別針/迴紋針)計劃的學習計劃.原意是第8級的老師想藉著叫同學了解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大屠殺 (holocaust)的歷史,探討種族多元和包容的概念.同學們開始看有關的書,看錄影帶,上互聯網找資料,知道納粹德國共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在討論當中,有一位同學問:六百萬其實是多少?

Whitwell是一個只有1600人口的小鎮,全鎮小得只有兩支交通燈.傳統上,這區是美國南方保守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大本營,鎮上絕大多數是基督教白人,沒有猶太人,沒有天主教徒.學生對世界的認識甚少.附近的煤礦式微後,Whitwell 已變成一個經濟破落的小鎮.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學校很積極推動這個學習計劃.他們計劃收集六百萬只萬字夾,以紀念死難者.選擇萬字夾的原因是,在二次大戰期間,挪威人曾把萬字夾別在襟前,作為反抗的象徵.

開始時,他們寫信向名人,公司和朋友募捐,反應一般.終戰五十多年後,納粹大屠殺對今天的一代,已成為一件遙遠的事情,怎樣告訴今天的年輕人大屠殺是甚麼一回事,是一個難題.直至2001年華盛頓郵報的一篇報導,令這個小小的計劃引起了愈來愈大的回響,這班中學生的單純願望,顯然觸動了很多人,回信的有美國總統,電影明星等等.包裹和信從世界各地飛來,有些萬字夾是整箱整箱寄來的,也有只寄來一個的.有人寄來十多個萬字夾,連著一封信,紀念每一個死去的親人,有一班德國中學生,寄來一個皮箱,裡面每人寫了一封寫給安尼.法蘭克的信,請求她的原諒.還有一班大屠殺生還者,六七十歲的老人,知道了這個計劃,專程到Whitwell探訪這班中學生.這是這班中學生第一次接觸計劃的主角--猶太人.

同學們留下每一封信,每一個信封,分門別類建立檔案.每一年升上第八級的的同學,都會接手計續這個計劃.到了2001年底,他們已收到二千七百萬只萬字夾. 怎麼辦?他們決定建立一個永久的大屠殺紀念館.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他們從德國一個火車博物館,找來一輛曾經運送猶太人都集中營的牲口火車卡,把它改成一個紀念館,把一千一百萬個萬字夾放進去.(一千一百萬包括六百萬猶太人和五百萬吉卜賽人,同性戀者,和其它受害者),連同整個計劃的來龍去脈,讓人參觀.永久放在學校操場.

直到今天,這個計劃仍然繼續(學校已呼籲公眾不要再寄萬字夾了),還衍生了紀錄片,書和藝術品,到2005年,Whitwell中學已收集了五千萬個萬字夾.紀念館仍然開放,並由學生負責講解.

紀錄片DVD在香港買得到,看得我眼濕濕.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看看這片,我們這幾年常常說通識,說project learning,全都在這小小的萬字夾裡.

這幾星期,我都在開有關西九的會,每次談到「香港有甚麼值得給人看」,我都特別氣餒,然後,我總想到這paperclips project.原來,意義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田納西州這小鎮與納粹大屠殺有何關係?沒有!這個紀念館有甚麼理由要在這裡發生?沒有!只因為這些平凡的人,他們的信念和努力,把意義創造了出來.

我想,這計劃應不算文化產業,創造不了多少經濟和旅遊收益,但這計劃肯定建立了這小鎮的文化,建立了小鎮的價值觀和信念.這肯定是文化.

而文化,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不是嗎?

Labels:

Monday, July 17, 2006

為藝術犧牲

甚麼是海馬雙車?


我們的地產廣告對四字真言的迷戀,大概來自我們中國成語的文化機因.你知道甚麼是「海馬雙車」?

Wednesday, July 12, 2006

長篇小說的尊嚴


兩個星期前,到北京看林兆華導演,北京人藝演出的〔白鹿原〕.差不多三個小時的演出,氣魄很大,但用陝西話演,我只聽得明十份之一.

演出前買了厚甸甸的原著小說,才十五塊.五十萬字,正常來說,這書會長眠書架.看完戲,聽不明,不甘心,便揭揭書.一發不可收拾,兩個星期便看完了.小說寫得真好,從陝西一個農村,看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前,中國民族的傳統社會價值,怎樣在五十年間顛倒過來.小說氣勢滂礡,讓我重拾長篇小說的樂趣. 小說作者是從保衛傳統倫理價值和儒家文化的角度出發,我從未從這個角度認識這段歷史.小說令我想重新認識傳統是甚麼,和在今天社會的角色是甚麼.

看長篇小說,像玩拼圖,五千塊那種.開始時是緩緩的,很多條細細線分頭開展,互不相關,甚至有點摸不將著頭腦,要有耐性,把細節記在心中.逐漸,主角們出場,幾條主線開始顯現,情節進展加快,不同的故事開始匯集,加強,變奏和擴大成為一個大圖景,大視野.如山嶽,如江河.高潮來時是一浪一浪的,像轉向旋渦的中心. 結尾是緩緩的,千頭萬緒,收結到一個意象,沉重而寧靜,久久不散. 這種密度和重量的震撼,無論舞台,電影和電視都不能接近.

我講得不好.莫言最近也推出了他的長篇〔生死疲勞〕.書後有一篇〔捍衛長篇小說的尊嚴〕,講得真好.貼在下面comment.

Labels:

Tuesday, July 11, 2006

城市的邊界

去跑馬地食完糖水,沿黃泥涌道散步.見一碑.上刻 City Boundary 1903.

1903年,香港的港島城區叫維多利亞城 Victoria City. 那年政府豎立了六塊「界石」,分別是:

1. 域多利道以北西寧街公園內(城市西限)
2. 薄扶林道道行人道,近3987號燈柱
3. 克頓道,距旭龢道約四百米
4. 舊山頂道與地利根德徑交界處附近
5. 寶雲道,離司徒拔道交匯點約半公里
6. 黃泥涌道聖保祿小學對面(城市東限)

這六塊界石全都仍在.可以找一天把它們找出來,等於沿古維多利亞城走一圈.網上有位朋友就這樣做了:灣仔是我家

Labels:

Monday, July 10, 2006

去一家好書店,就像回家一樣

我從小的志願,就是當書店店員.小學時住觀塘,裕民坊銀都戲院旁有間觀塘書店,是我打書釘的地方,第一本自己買的書,就是在觀塘書店買的雙城記.中學時到香港仔寄宿,逢星期六放監回家,開始到處逛書店,例如港島區如青文,天地,三益,灣仔道的波文,旺角區的田園樂文等等,流連忘返.我怕見人,書是我與世界溝通的方法.

書店於我,就是一個家與工作以外的第三空間(Third Place).每個人都需要這樣的一個地方,有些人是咖啡店,戲院,博物館,桑拿或者酒吧,我是書店.

每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都要逛逛書店,去到一家好書點,就像回家一樣,有種 settle down的感覺.台北是誠品敦南店,北京是三聯韜奮圖書中心,中國美術館旁那家。上海是淮海南路地鐵站裏那間季風書店

香港呢?來來去去十來家,去了多年,於我都只是功能性的存在.要找書總找得到,理想的書店仍未出現.十幾年來不時聽說誠品要來,但嫌租貴,這麼多年了,早已變成等待果陀,明知是不會來的了.香港人,不要等,別怨人,有點志氣,自己開吧.

書.咖啡和藝術是鐵三角.外國的藝術場館,一定有書店和咖啡店.香港搞得最好是油麻地百老匯.文化中心大堂以前有間Hong Kong Book Centre,雖然雜雜亂亂,但到底是書店,現在竟變了通利琴行.有無搞錯!

藝術中心三十年來,斷斷續續開過些小書店,很慚愧,都不成功.今次大膽開在大堂正中,算是放手一搏.阿麥書房是一家很有心推動文化的書店,但推廣文化不光是靠心的,請大家多買.

Labels:

為藝術犧牲

Friday, July 07, 2006

apple to apple

Labels:

Wednesday, July 05, 2006

建築師笑了



在這裡工作十二年了,每當我問自己,藝術中心其實是甚麼?可以走甚麼方向,我都不可避免要面對這棟大樓給我們的可能和限制.我發現,這地方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的,我要聽聽這棟大樓它想甚樣.正如建築師 Louis I. Kahn 說 "I ask a brick, 'What do you want, brick?'"我也常常問這棟建築物,你想點?

藝術中心不是一塊磚,它是建築師何弢的brain child.每當我被這大樓特別的空間設計難倒,我都會問:建築師你究竟想點?大樓為甚麼是中空的,是為了空調抑或採光?為何畫廊這麼矮,為甚麼要有天窗?甚麼藝術品才適合放在這裡?為甚麼有超過一半的樓層都是辦公室?甚麼人會租用這地方?這樣垂直式的大樓,大堂又這樣的細小,這裡的人們往那裡交流聚集?你構想的藝術中心是怎樣的?我最近才明白為甚麼頂樓(十六樓)只有半層而只可從消防升降機上去.原來,建築師的原意是給外來的藝術家作宿舍之用的.

我終於發現,不能和建築物鬥氣.鬥氣只會兩敗俱傷. 要問建築物它想怎樣.問對了問題,才能有對的答案.有了對的答案,就會事半功倍.

我開始羨慕建築師,他們有近乎神的能力,設計一個環境,讓人們在裡面「活」.藝術中心今天仍「活」在何弢三十年前的構想之中.

要渡河,築一條橋,比一代一代人的教人游泳重要.

建築師今年七十歲了.他年前中風病倒了.上月,我們為他做了一個回顧展.開幕那天他來了.我見到,他在笑.
(picture: TAOHO the architect,1972)

Labels:

Tuesday, July 04, 2006

銅鑼灣街頭的秘密符號

Labels:

Monday, July 03, 2006

尖沙咀鐘樓底下那條柱


我在雜誌看到「鐘樓底柱」這成語.大驚!明明是「中流砥柱」,為甚麼變了. 上Google一查,原來很多人都在用「鐘樓底柱」,而且大部分是香港人.

對此,我們可有四種反應:

1.語言是活的,「中流砥柱」這成語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香港變異成「鐘樓底柱」,是個有趣的現象.
2.錯就是錯.要改!
3.其實,錯與對是相對的.你的錯,可能是我的對.
4.「中流砥柱」較好,較有動感.至於鐘樓底下那條柱,有點無厘頭,甚麼樓都有柱,為何獨選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