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3, 2008

為甚麼讀書


我是個很喜歡畫圖的人. 不是畫圖畫, 而是用圖來幫助表達和思考. 我相信, 大多數問題, 只要能寫出來, 能在一張白紙上, 用圖畫出來, 就一定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如果那張白紙夠大, 能讓一班人注視那些圖表, 就更能讓大家一起專注起來, 一起思考, 凝聚很大的能量. Al Gore 的 An Inconvenient Truth, 就是圖表威力的最佳示範.

但圖表也有它的侷限, 例如我很喜歡的 Venn Diagram, 表達三個原素的關係就很清楚, 但當加入第四個原素, 就開始亂了, 當圖表不能夠一目了然, 就是它的盡頭了.



嫌疑犯X的獻身
算了吧. 甚麼直木獎得主, 原來也只是一般貨色. 所謂本格派推理, 理應有一個滴水不漏的敘事佈局, 令讀者的懸疑到最後得到痛快的釋放. 但這本小說, 唉, 去到一半謎底已經露了餡. 宣傳所說的愛情故事, 其實也只是個裝飾而已. 讀下去, 連茹穀每星期日晚追看的神探加里略都出場了. 夠了吧.


這本書是一道甜品, 多圖少字, 可以輕輕鬆鬆一兩個小時讀完. 作者中村好文是建築師和傢俱設計師, 把一個住宅裡的不同元素, 細細道出他的心得. 他寫得很有生活感, 不提理論, 不崇拜盛氣凌人的大師, 所有觀點都從生活開始. 令人讀完覺得自己也可以設計自己理想的家. 單是看目錄已經很吸引 -- 風景, 火, 孩子, 家具, 光, 遊戲心, 觸感, 廚房和餐桌, 居心地, 套房. 如果無印良品出一本講住宅的書, 應該就是這樣.

書裡提及日文所謂的居心地. 意思是屋裡最讓人舒適安心的地方. 作者說: 最懂得找出這些地方的, 就是家中的貓和狗. 說得真對.



深夜裡的圖書館

「十五世紀末, 馬基維利為了練習他所知道最佳的坐擁群籍記憶之術, 偏好夜晚在自己書房裡閱讀--他發現這個時段是最容易享受讀者與書籍之間關係的種種特質: 親密感與悠閒的思考. 當傍晚降臨時. 他寫道, 我就回家進自己的書房裡. 在門欖處先剝掉白天做工穿的沾滿爛泥, 汗水的衣服, 換上家居的袍子, 穿著這身比較莊嚴的服裝進到古人的古老內院裡, 讓他們歡迎我, 然後在此品嘗單獨為我準備的精神食糧, 我就是為這些食糧而來到人間的.在這裡, 我壯起膽子跟他們說話,問他們所作所為的動機, 而他們也懷著人性慈愛答覆我. 於是在四個小時裡, 我渾然忘記了這個世界, 再也不記得煩惱, 也不再怕窮困, 面對死神也不再發抖; 因為我已經進到了他們的世界裡. 」

每個cult都有他們的經文, 而這本書, 就是讀書這個cult的經書, 充滿了類似的情深款款的文字. 如果你不屬於這個邪教, 讀這了大概會感覺肉痲. 如果你不但受落而且覺得感動, 你大概跟我一樣, 中邪甚深.

Labels:

Saturday, November 15, 2008

world without us



一加一等於三. 有些書如果一起讀, 會讀出多一層意思來.
西西的<看房子>是她的旅遊筆記. 風格是一貫的親切坦然和充滿好奇心,像在寫信給朋友. 她說去旅行時最喜歡是看房子, 大概因為她最關心的不是房子, 而是房子的人文價值, 和裡面住過的人. 我最喜歡她說去到居禮夫人紀念館時, 已過了開放時間, 「 但無所謂, 我只是趕來致敬罷了. 為甚麼呢? 是她發明了鐳, 而我, 是接受過放射治療的癌症病人. 」
日文翻譯過來的<廢墟本>, 是日式廢墟美學的絕佳示範, 裡面介紹的, 都不是甚麼優秀建築作品, 也沒甚麼名人住過. 一座座遭廢棄的房子, 有汽車旅館, 遊樂場, 學校和醫院等等, 都在訴說的是經營失敗, 和泡沫經濟爆破後的蕭條. 整體來說, 好像在呈現經濟衰退的可怕, 但照片上呈現的, 卻有一神秘的陰森的美. 作者有時會說: 這個廢墟現在還新, 再過五年, 待破敗得更嚴重, 會更有廢墟的美. 像在形容一樽紅酒! 究竟是那種的美? 書中有一章講一所色情汽車旅館, 本身建在隱密的郊區, 荒廢了才十年, 已經整個給攀附植物覆蓋吞噬, 內部也逐漸被大自然侵入. 可預見將來會消失得乾乾淨淨. 原來, 不單是希臘羅馬那些偉大建築的廢墟, 才有悲壯的美, 那些低俗的, 平民的, 微不足道的空間, 只要失敗得夠徹底, 也自有它的震撼力.
兩本書一併讀時, 我明白, 文明的保存, 比文明的建立更困難. 看香港近年關於保育的爭議便知道. 最難決定的, 是那些值得, 那些不值得保存. 我也有興趣知道, 西西會不會想去看那些陰森頹壞的汽車旅館呢? 大概不會吧, 就算她去看了, 她留意的可能不是那些電動圓床的頹垣敗瓦, 而是從裡面蔓延綻放的野花吧.

Labels:

Tuesday, November 11, 2008

business card

和一個英國人開會, 他的名片是像支票般一張張撕出來的, 立即很大鄉里般要求拍張照. 每次見到這些創意設計, 都有侵犯版權的衝動.

Labels:

Tuesday, November 04, 2008

三本小說與一本自傳


<完美的間諜> 約翰.勒卡雷
這是一本用生命寫的小說. 一流作家挖心掏肺, 用自己的家庭創傷作原材料, 寫出來的一本半自傳體的小說. 這也是一本沉思式的間諜小說, 刻劃時代和人物, 達到了文學藝術難得的深度. 前半本書讀得很不容易, 像跟著一個思絮混亂的人去回顧自己的一生, 但到了最後三份一, 當散亂一地的線從新連接起來時, 閱讀的快樂便雙倍賺回來了. 是的, 這是一本老派的小說, 還相信先苦後甜, 相信讀者會吃得了苦, 忍得住悶, 守得雲開見月明.

<重力小丑> 伊坂幸太郎
以後都不看伊坂幸太郎的書了. 或者說, 我開始對這種智力遊戲般的日本推理小說厭倦了. 故弄玄虛, 匠氣十足, 故事單薄, 愈讀愈不耐煩. 匆匆揭完算了.

<搖滾記> 鮑伯迪倫
是不是, 每個人到了六十幾歲, 回顧自己的一生時, 都會像他這樣, 覺得自己是時代之子, 用自己的一生, 回應了時代的召喚? 我們這時代的呼召又是甚麼, 為何會這樣混亂? 是這個時代窩囊, 抑或我錯過了美好的六十年代? 作為詩人歌手, 他的文筆很好, 但敘事結構很意識流, 常常流到不知那個年代去了, Bob Dylan 走得太快, 我總跟不上.

<龍紋身的女孩> 史迪格.拉森
讀完最後一頁, 已是清晨7點. 我合上書, 也合上眼, 精神仍很興奮, 故事情節一段一段在腦海中出現. 我從來未曾通宵讀小說, 中學時期發瘋般讀金庸時, 也未曾如此. 這是一本瑞典犯罪小說, 如果要我形容, 我會說這是一本左翼偵探小說, 既有出人意表的情節, 也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 故事不在這裡講了, 免得你讀得不過癮. 我只想說, 英文書評常有 unputdownable 這字, 我現在領略到了. 這書是三部曲的第一部. 第二部, 快來吧.

Labels:

Saturday, November 01, 2008

以假亂真



假的東西看得多了, 當見到真的, 也會覺得不外如是.
最近去了一趟貴陽, 去了看黃果樹大瀑布和鐘乳石洞, 確是奇觀, 但心裡有把聲音在說, 我好像看過更壯麗的. 在那裡看過呢? 好像是在電視和電影. 又或者在某個主題公園. 在今天, 只要有錢, 沒有人類製做不出來的奇觀美景. 今天的人看到這些大自然美景, 和五百年前的人會有甚麼不同?
我想起澳門威尼斯人酒店, 那個仿照威尼斯建成的大商場, 有水有天有雲有gondola, 也確是奇觀. 置新其中, 雖然明知是假的, 雖然去過真的威尼斯, 也會舉起相機, 証明自己曾到此一遊.
亞里士多德說: 藝術就是 imitation of life. 那麼, 當我們有了威尼斯人, 迪士尼樂園和無所不在的電腦CG, 我們是否到了一個模仿泛濫, 藝術蓋過生命的年代? 所謂大自然, 所謂生命, 所謂真實, 也沒甚麼了不起.就像中國人說的葉公好龍, 我們多多少少, 以進入了喜歡虛擬多於真實的時代.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