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當跨過這一步,你或許就再不是你


我們都知道, 旅程不同旅遊. 旅遊標榜的是休息充電, 去完令你回復狀態, 找回自己. 旅程則有一種轉變的可能, 你期待經歷這個旅程後, 你會變成另一個人. 像昆蟲的蛻變, 你再不是自己了. 人人都夢想一個能徹底改變自己命運的一次遠游,去一次朝聖之旅,去西藏,耶路撒冷,印度或者麥加. 

同樣是24歲,和Christopher McCandless比起來,台灣青年謝旺霖出走的動機比較普通。兩年前他獨自由雲南麗江騎自行車到拉薩,他很喜愛旅行,他並不是反社會,他出走是因為失戀,再加上他參加了林懷民創立的流浪者計畫,得到一筆獎金。

謝旺霖也比Christopher McCandless幸運,他遇過險,但有驚無險,他沒有死去,完成旅程後,他成長了.他寫下<轉山>這本書,現在他是個作家,他繼續去旅行.這本書非常暢銷,更影響了很多了人去嘗試出走去遠行,

當跨過這一步,你或許就再不是你了.變成另一個人,這是最大的誘惑.

當吃過這口飯,你或許就再不是你了。
當讀完這本書,你或許就再不是你了。
當見過這個人,你或許就再不是你了。
...........

Labels:

into the wild


1992年9月,24歲的美國青年Christopher McCandless 嚴重腐爛的屍體被發現在阿拉斯加荒野中一輛廢置的巴士中。死因是吃錯了一些有毒的種子,也有人說他是餓死的,因他死時只有72磅。在死前,他已在荒野生活了約112日,其間靠打獵和採摘植物維生。進入荒野時,他只有一小包米,一支獵槍,幾本書。而在此之前,他已獨自在美國各地流浪兩年了。在流浪之前,他放棄了自己的車,把所有積蓄捐了給樂施會。再之前,他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父親是太空計劃的工程師。

死亡,為他的一生定了調。如果他不是食物中毒,他很有可能可以活著走出荒野。可能,他會覺得流浪夠了,回家和父母修好關係,重新融入社會,穿西裝上班去。也可能他會寫一本書講他的經歷,然後成為環保份子。但事實上,他沒能夠走出來,他活不過24歲。Christopher McCandless 短暫的一生,意外的死亡,被寫成了書,拍成了電影和記錄片,那輛他最後在上面死去的巴士,成了他的紀念碑,很多人前往探訪,拍成短片放上youtube.他成為了消極反抗社會的象徵。他反抗的是社會上的主流價值觀--甚麼叫成功,甚麼是消費,甚麼是工作,人,應該怎樣和大自然相處?應該怎樣生存?

一個二十歲的人,有這樣的疑問,不是很自然的嗎?當你讀大學時,被鼓勵去獨立思考,接觸不同的世界和價值觀,然後對面前即將要投身的這個貪婪社會,開始感到沮喪和討厭。每個人是否都曾經有的那種衝動,要反思那些價值觀,要逃避這個社會?我們每個人心中,是否仍藏有一個Christopher McCandless ?

這是一個叫人深思的真人真事,書和電影都很值得細心看。書的中文版叫<阿拉斯加之死>,電影香港譯名是<浪盪天涯>。主題曲叫 Society, 很沉重的歌詞。

Society

by Eddie Vedder

hmmm ooh

It's a mystery to me
we have a greed
with which we have agreed

You think you have to want
more than you need
until you have it all you won't be free

society, you're a crazy breed
I hope you're not lonely without me

When you want more than you have
you think you need
and when you think more than you want
your thoughts begin to bleed

I think I need to find a bigger place
'cos when you have more than you think
you need more space

society, you're a crazy breed
I hope you're not lonely without me
society, crazy and deep
I hope you're not lonely without me

there's those thinking more or less less is more
but if less is more how you're keeping score?
Means for every point you make
your level drops
kinda like its starting from the top
you can't do that...

society, you're a crazy breed
I hope you're not lonely without me
society, crazy and deep
I hope you're not lonely without me

society, have mercy on me
I hope you're not angry if I disagree
society, crazy and deep
I hope you're not lonely without me

Labels:

Friday, January 30, 2009

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


這是<龍紋身的女孩>的續集. 瑞典傳奇作家Stieg Larsson <千禧三部曲>的第二集. 英國版2009年1月剛出版(美國版要到7月才出),從Amazon訂回來,剛好用來消磨農曆新年的幾天假期.

如果<龍>是五粒星的精品,這本<玩火的女孩>也應有四粒星, 情節上少的了些驚喜,多了些俗套,但人物仍然精彩,女主角Lisbeth Salander光芒四射,如無意外,她會成為偵探小說世界裡的一個經典角色.

看完這本書,作者的野心就更清楚了,Stieg Larsson 想寫的是一套顛覆傳統主流偵探小說以男性為主的角度和價值觀的小說. 書中除了女主角是雙性戀者,正派角色也有不少多元和開放的性愛關係, 反派角色則是一些極端保守的,如作者所說,憎恨女性的男人.

說這小說是關於男女觀念的戰爭, 也不為過.

Labels:

Monday, January 05, 2009

香港有文化



終於讀完了這本600多頁的巨著,只花了四五天的工餘時間,讀得相當輕鬆,原因是,我覺得,這書是寫給我這種人看的。我這種人就是過去二十年都在藝術界活動,經歷80年代至今藝術政策的種種改變,再加上和陳雲一樣,對藝術發展局非常熟悉。在藝術以外,亦很關心香港文化的大環境和政策。問題是,這種人有多少個?

我同意劉細良所說的,認為對香港的論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香港從殖民地時代起,到今天一國兩制時代,從來都是中華文化現代化的實驗場。香港值得講,值得探討的,實在是太多了。縱然從80年代開始,對香港的論述,就從來未停過。近兩年,隨著回歸十年,新一輪對香港的論述,也越見成熟和全面。有從流行文化如漫畫,音樂和電影切入的,有從中華文化範式轉移的大論述切入的,有人提出世代論,有人高舉紐倫港,有從中港互動入手的,也有從集體回憶和和保育運動切入,的有人反省嬰兒潮一代的錯失,有人提出大珠三角溶合。有關香港這課題,其實仍有很多寶未挖出來。

十幾年來,陳雲不停地寫,以他民族學的學術訓練,童年鄉野農村生活的經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文化藝術政策研究的工作,四者加起來,成為很有個人風格的香港文化論述。從他特有的角度,補充了香港論述中一直比較弱的一環。近年很多作者談論香港文化,都從50,60年代香港大量移民擁入,急速城市化和現代化開始,對現代香港文化和傳統農村文化的關係,一直很少提及。原因可能是,由於很多作者本身是城市人,番書仔,或者是南來移民的下一代。另一方面,陳雲在眾多香港論述中,打通了文化政策和高雅文化的這一塊。描述高雅藝述在香港形成的過程,和在一個社會的文化中,香港政府在扮演的角色。

因此,我認為這本書將會成為眾多香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步,但由於本書大部分是關於高雅文化的政策,而高雅文化在香港主流社會,以致學術界中仍未受大多數人重視,所以,這本書在香港的論述中,仍會只屬小眾的興趣。另一方面,這本書作為香港文化政策第一本專書,資料實在充實詳盡,本港藝術界關心政策的同業應該人手一本,所有藝術文化管理課程也應把這書列為指定參考書。陳雲的在本書的觀點,和論述的方法,也會影嚮香港以後有關文化政策的討論。

我惟一有保留的是,陳雲愛憎分明的風格,和他又作為某些事件的參與者,又是評論者的角色,令本書某些觀點在我眼中甚為偏頗。尤其是對文化委員會的工作,陳雲說業界反應甚差,批評不絕,但我作為當年其中一個評論者,我感覺到業界對文委會的報告的方向是大致歡迎,只在落實的層面要求政府解析跟進。

作為第一本香港文化政策專書,藝術界實應感謝陳雲。但這不應是將來研究香港文化政策的惟一一本書,有很多觀點與角度,仍然有待探討。

Lab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