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8, 2008

逃脫 作為隱喻


記得是小時候看讀者文摘,認識胡迪尼的名字.那時應該是大衛.高柏飛在電視叱吒風雲的年代,但少年的我卻被胡迪尼的故事迷住.可能因為胡迪尼最出名的是逃脫表演,他有本事從所有束綁中脫身--手銬,鐵鏈,對付精神病人的緊身衣,無論是把自己倒吊在空中,掉進河中,浸在水缸中,或者埋在土中,他都能一一脫身.傳說他有超自然能力,傳說他最後還會從泥土中爬出來.對很多人來說,胡迪尼代表自由.

這本傳記罕有的結合了詳盡的資料和引人入勝的敘述,加上胡迪尼精彩神秘的一生,讀起來像小說,一點也不悶.最後幾章講述他與騙子靈媒的生死惡鬥,更是充滿陰謀詭異,緊張懸疑.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舞台超級巨星的故事--怎樣吸引傳媒,怎樣留住觀眾,怎樣叫自己與眾不同,怎樣營運,怎樣創新,怎樣從云云眾多的競爭者中勝出.怎樣轉型,甚至怎樣收山.胡迪尼對於模仿者,有個很特別的焦土政策.每當很多人模仿他的表演,他便會開發新的表演,到成功後,他便會公開舊表演的秘密,令模仿者無法再做下去.這樣的不停創新與破懷,他永遠比其他人走得遠,就得快.他成為最成功的魔術師後,也一步步從魔術師的身份逃脫,成為飛機師,電影演員,作家,甚至是間諜和科學家.最後,晉身英語字典,成為逃脫的同義詞.

Labels:

Mykonos, Greece

Labels:

世上最好的書店


世上最好的書店,我在希臘度假小島Santorini找到了. 名叫Atlantis Books. 位於島上北角叫Oia 的地方. Oia 最出名的是看日落,色彩繽紛,浪漫得不得了,每天都會有幾百名遊客專誠來這山上一角看日落.六年前,兩個美國大學生來這裡渡假,愛上了這裡的日落,忽發奇想,想在這裡開一間英文書店.一年後,他們仍未忘記這奇想,還感染了幾個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大家合作,把書店開起來.書店的role model 是已成傳奇的巴黎莎士比亞書店.地方其實很小,三四百呎地方,有三個小間隔,到處都是書架,書都頂到天花板,裝修都是自己做的,書架後藏有三個床舖,供店長和臨時店員睡.六名發起人輪流來這裡當店長,還有一些朋友來這裡度假兼當義工.和巴黎莎士比亞書店一樣,這裡也常常搞社唸詩會,作者座談和電影放映等活動.

店內大概有三份二是英文書,書選得真不錯,文學,社會,建築,哲學,歷史都不差,很多新書都有.當然還有旅遊,烹飪和希臘文化的專題.柏拉圖論及亞特蘭蒂斯的對話錄也放在當眼的地方.(Santorini 於千多年前曾遭火山毀滅,很多人猜測,這裡就是傳說中沉落海底的古文明亞特蘭蒂斯).

去到Oia, 在那遊客必到的小市集,在餐廳,紀念品店和服裝店中間,書店看起來有點格格不入,當你猶豫這是一間怎麼樣的書店時,一條小樓梯會帶你下去位於地牢的Atlantis Books. 門口放了一塊小黑板,有人用粉筆寫上美國作家梭羅的一句話Beware of any occupation that requires a new set of clothes. 你知道,這是一間好書店.


此圖可見店長Chris拿著書,他頭頂的書架打開了,裡面就是他的床舖.

Labels:

窗外


窗外的風景,是愈搬愈狹窄了.一年零三個月前,我的辦公室還是遠遠眺望尖沙咀文化中心的呢.連對面寫字檯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們望過來,看到的也差不多吧.

Labels:

Thursday, July 10, 2008

為藝術犧牲

這個電台節目, 是於11/5/2006 開始的. 兩年多來, 一百多個星期三晚, 一百多位嘉賓, 是怎樣走過來的呢?

陳永華 4/6
鮑靄倫 11/6
歐陽憲 18/6
蘇敏怡 25/6
陳麗珠 2/7
林東鵬 9/7

Labels:

Tuesday, July 01, 2008

近900頁的小說,出版社宣傳說:最厚,也最賣!聽說真的在台灣賣了十萬冊.最近連精裝珍藏版也出了,更推出作者另一本以海為題的非小說,說是姊妹作.作為德文翻譯小說,該算是奇蹟了.

這是本生態災難小說(Eco-thriller),講大海對人類破壞生態的報復.讀完這本小說,我很高興的肯定,作者Frank Schatzing 比他的美國同行Michael Crichton, Dan Brown 等人高明得多了.他證明了科學知識和驚嚇小說可以放在一起,900頁的小說,資料詳盡之餘,也能高潮迭起.

我對<達文西密碼>和<侏羅紀公園>等書美國流行小說的不滿,都在這書中得到滿足.首先,這不是那種每四五頁一節,每節一個小懸疑,五六十節就寫完那般滾水漉腳,唯恐悶親讀者的小說.這小說比較傳統,章是章,節是節.章和節的長短張弛,是為整體的起承轉合服務.

然後,這小說很認真的對待科學,作者花了三年搜集資料,訪問了三十一位科學家,把最新科學發展和理論都放進小說裡,大段大段的描述,深入淺出,而又和情節相扣.作者甚至把某些科學家寫進書裡,現身說法.這是本真正的科普小說.

最後,和一般流行小說不同的是,書中有多位主角.這是本多線並行的小說,而且,裡面大多數主角們,英雄們,連同作者的書中的化身,到最後都陸續死了,死得很合理.

遺憾的是,書太長了,要分開兩個週末才讀完,不夠過癮.中學生放暑假,我推薦這書.

Labels:

La vie sexuelle de Catherine M

<慾望.巴黎──凱薩琳的性愛自傳>La vie sexuelle de Catherine M 我讀過這本書的英文和中文版,文字同樣累贅和迂迴;除了歸咎於難以翻譯的法文外,也可能因為作者喜用藝術分析的詞彙,來描寫她二三十年前的性愛冒險.通常,回憶總會帶有情感的溫暖色彩,但這本法國著名藝術評論家的性愛自傳,仿佛處處在提醒讀者,性就是她的追求目的,而不是愛,甚至不是慾望.除了令人大開眼界的性愛描寫外,最特別的是作者那種冷峻得近乎無情的的態度.網上有人寫:Written in cold, repetitive prose, clinical by virtue of its attempt at objectivity, it is above all sexual self-analysis, the singular story of one femininity seeking neither seduction nor even pleasure but simply encounters with other bodies.

那究竟,她孜孜追求的是甚麼?或者,這本書像一本運動員自傳--追求更快,更高,更遠,更強....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