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我的演員生涯

我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當演員,都在藝術中心.

都在小劇場(那時還未叫麥高利).第一次,是在理工劇社的「戲劇之夜」,是一個提拔新社員的小演出.那是一齣短劇,講一間密封的房間裡,有幾個人從睡夢中醒來,不知道自己在那裡,更不知自己為甚麼會在那裡.他們中間有個積極樂觀,有個消極灰心,有個投向宗教,更有兩個談起戀愛來.我飾演一個大惡人,不停咆哮:「這地方是我的!這地方是我的!」其他演員忍受不了,向導演投訴,說我講台詞太大聲,吵得他們耳鳴.我明白大聲並不等於惡,但我就是演不來.

後來我不當演員了,自編自導.幾年後和陳志華成立了一個劇團叫「人間戲」(那是他還未叫陳志樺),在小劇場搞了一個很實驗性的演出,叫【身體髮膚】,由大概十個極短篇組成,每人負責一半,全部和身體有關.中場休息也有名堂,我們在演區放了張麻將桌子,上面放滿上鍊玩具,呱呱叫亂撞十五分鐘,這段叫【胃抽筋】.

陳志華有段戲講整容,演員不夠,我客串演醫生,建議病人把口和鼻對調,雙耳放在下巴.台詞太搞笑了,我每次演都忍不住笑.後來羞愧莫明,便正式結束了我的演員生涯.

從此,我特別尊敬演員.

為藝術犧牲

你是個怎樣的人--林奕華

和林生做節目,是要解決一個心結--我從來怕和他談話,因為會令我覺得自己很蠢.

結果,這一小時變成我被他訪問,分析我自己,唉.

Labels:

Tuesday, September 26, 2006

藝術中心的故事(2)──藝術中心和它的時代

到今天,很多人仍叫錯藝術中心做 Art Centre. 其實對藝術中心來說,這個眾數的Arts,代表藝術類別的多元化.從一開始,藝術中心便清楚要把劇場,展覽,電影,教育和辦工的設施放在一起,並且各部門不分主次,一樣重要.對一個中型藝術中心來說,其實是構成了不少管理和方向上的困難.一般的文化中心,都是以表演藝術為主,展覽設施為副.美術館則以展覽為主,縱或有表演節目,都不會獨立運作.

我認為,這個構思和英國六七十年代興起的藝術中心運動有關,那時候,英國政府推動把一些舊建築改成小型藝術中心,這些中心裡面都有劇場,畫廊和排連室等,強調服務社區,種族共融和當代藝術實驗.我去過談訪這些藝術中心,例如倫敦的ICA,Battersea Arts Centre, 卡迪夫的Chapter Arts Centre, 格拉斯哥的 CCA 等,發現他們都和藝術中心很相似,有各自獨立的,表演,展覽,電影和教育活動,同樣面對各部門間統籌,和形象不一的問題.

創辦人白懿禮先生在開幕特刊中,把藝術中心和世界各地的藝術中心相比,他把香港藝術中心的獨特性,總結為五點:

1. 垂直式設計
2. 建築費並非由政府津貼
3. 營運費自負盈虧
4. 能容納各種藝術
5. 包含東西方藝術

除了第五點外,其餘四點,到今天仍令藝術中心獨一無二.而「垂直式設計」;「自負盈虧」;和「能容納各種藝術」這三點,則影響著過去三十年藝術中心的面貌.

在這裡工作多年,我發現,因為藝術中心有齊各種創作,展示和營運藝術的設施,它很容易找到有足夠資源開展一些新的東西,又因為它沒有政府資助,長期維持在一個半餓不飽的狀態,它必需靈活地常常和別的機構合作.所以它會對社會轉變比較敏感,它對新事物比較開放,比較多元化.

當然,這樣的壞處是:藝術中心常常變:經濟變它變,政治變它也變,它的競爭對手是政府辦的文化和商業辦的文化,這兩個對手變,藝術中心也要變.很多我們曾經主導新項目,例如兒童藝術節和外國藝術電影,發展到後來都因為競爭太大而淡化了.密切合作的新進藝術家,當需要更大的發展空間便會離開.每次樓市大崩潰,藝術中心都要轉方向.所以,如果細看藝術中心的歷史,會看到香港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側影,也從中看到社會的變遷.

所以,從去年起,我開始有個想法.想趁藝術中心三十周年,做回顧.我開始收集關於藝術中心歷史資料,開始約一些朋友做訪問.我很有興趣知道,藝術中心當時是怎樣的?當時香港的文化藝術環境是怎樣的?香港社會又是怎樣的?

談得多了,我發現藝術中心一開始,便有很多不同的面貌,它既不是由政府管理,又有一個高級的形象,讓人以為這是一個英國人和高級知識分子的俱樂部.1978年,當年的革命青年,無政府主義者莫昭如於拍了一齣短片〔給香港的文藝青年〕,片中他帶觀眾去大會堂,看Henry Moore 的展覽,談高雅文化與資本主義的狼狽為奸,去當年文藝青年愛去的海運大廈巴西咖啡室,諷刺那些知識分子的裝模作樣,也去了廣播道,講文藝青年投身電視台.他也去了剛成立的藝術中心,片中的藝術中心周圍仍是荒地一片.那天藝術中心關了門,莫昭如不能進去裡面拍,他在門外,揶揄當時的文藝喜愛成為藝術中心會員,在十五樓會員俱樂部談文論藝.莫昭如其實真的是藝術中心會員,至今仍記得會員俱樂部的Scotch Egg.

除了英國人和和革命青年,藝術中心也吸引了年青人的想像,成為一般人心目中新潮藝術的代表,1980年上映的〔喝采〕,其中一段就是陳百強和翁靜晶在藝術中心邂逅,他首先在十五樓的圖書館看見碰到她,跟蹤她從旋轉樓梯落到樓下,再追出門口,目送她上的士.

藝術中心當是成為很多新思維發表的地方,梁款和呂大樂仍很記得1979年號外雜誌和文化新潮在藝術中心舉行了第一屆普及文化研討會,認為是研究香港文化的開端.莫昭如也很記得那個研討會,他和《七零年代雙週刊》朋友在門外演街頭劇,打爛了一部電視機,在門外寫紅字──〔流行文化已死〕.

蛙王郭孟浩津津樂道開幕展覽時在露台放至發臭的雞蛋.榮念曾記得在這裡展覽他的實驗漫畫,曹誠淵剛從美國回來在藝術中心碰見黎海寧.高志森在幫電映文化中心搞中國電影回顧展.林奕華碰上榮念曾,進念成立.蔡仞姿記得那時各畫派的競爭.鮑藹倫在這裡看見香港錄象藝術的誕生.林樂培記得在這裡搞第一屆亞洲作曲家大會.

這就是開幕頭幾年的藝術中心,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頭的香港藝術圈,我愈來愈發現,那年代本身是一個精采年代,而藝術中心的開放性,更造就了那年代藝術的多元化.我很想知道,從這些回憶當中,能不能看得清楚到一個時代的精神?

Labels:

Friday, September 22, 2006

終於找到了

很高興,在HMV買到Channel 4的電視劇Shackleton DVD box set. 才$150,太值得了.

Shackleton 是一個失敗英雄.1915年,他帶領28人,乘著「堅忍號」,想成為首隊橫越南極大陸的探險隊.還未到陸地,便被浮冰圍困,與世隔絕,整條船被冰封死達11個月,最後更被壓爛沉沒.

船沉後,他知道已無望完成任務,便帶領眾人求生,他們轉至浮冰上紮營三個月,他們,靠獵殺企鵝與海豹維生,他們兩度冒險搭乘沒遮沒蓬的救生小艇,在南極怒海中,尋找人煙之地,第一次航行了七天七夜,第二次是整整十七天!一行人吃盡了肉體上的苦頭,卻沒有人叛變,終於在受困雪地二十個月之後,奇蹟地獲救.一條命都沒丟!

Shackleton他一生想做探險英雄,多番嘗試,但沒有一次成功.他大概沒想到,堅忍號之旅會令他不朽.他的事蹟被譽為人類探險史上最英勇的求生傳奇,他自己成為後世領袖學的教材,怎樣在逆境中,帶領團隊--被冰封那生死未卜的十一個月裡,他努力維持士氣,保持規律的作息,和船員一起在冰上踢足球,搞聖誕派對!

作為一個領袖,他浪漫與務實兼備:南極探險為的是榮譽,固然很浪漫,但當明知不能成功,他便立即轉移目標--求生,他對隊員說:現在,我們一起回家去!

這場的片集投資巨大,實景一樣.Kenneth Branagh 簡直是Shackleton翻生,有九分相似.片長4小時,我覺得仍未夠詳盡,想知這故事的細節,可看大塊文化的【極地】(Endurance  by Caroline Alexander).

我第一次聽到Shackleton的故事,是2003年,那年,我在工作上,也遇到了沉船般的危機,有一陣子嚴重失眠,心跳,手指會無端顫抖.讀到【極地】這本書,就好像為我而寫一樣.

這幾年一直在找這片集,直至上周,終於找到了.像重遇老友.

Thursday, September 21, 2006

讀壞人的書

在讀張戎夫婦的毛澤東傳,驚心動魄.這是一本教壞人的書--怎樣令人恐懼,怎樣利用人的弱點,怎樣纍積實力,怎樣消滅敵人,怎樣復仇.人算計人的心思,竟可這樣刁鑽恨毒.

這就叫「鬥爭」.商界的朋友說,香港人一定輸給大陸人,就因為後者知道「鬥爭」是甚麼一回事.

Labels:

為藝術犧牲

Tuesday, September 19, 2006

家(二)

今期【誠品好讀】的專題是「老年」.其中一篇文章講老年人居住的問題,裡面有一個五角形的圖,看後令我呆了好一陣.

題目是「一般住宅居住者環境變遷圖」,描述步入老年時期的居所五部曲:

【原居住宅】-高齡化->【老人公與/老人安養機構】-輕度,中度失能->【老人養護機構】-重度,極重度失能->【護理之家】-臨終安寧->【臨終病房】-壽終正寢->

那篇文章的重點是,理想的安排,是讓老人家留在家居,經歷老年直至臨終的各階段.

步入老年,我們逐步遷移,一步一步,直至死亡.

我想起我自己:我出生時,家住紅磡,後來搬到觀塘,抽到公屋搬到沙田,中間去香港仔寄宿五年,家裡買了樓搬到大埔,結婚了在大埔搬了一次,然後搬到鰂魚涌,在鰂魚涌搬了兩次,再搬到跑馬地至今.不停的搬,像個遊牧民. 家的概念,從來沒和某間特定的住屋有關係.我很有興趣知道.往後,我還會搬到甚麼地方,何時會踏入老年期的五部曲?

Labels:

Friday, September 15, 2006

令人笨的創意產業


在看Peter Gay 的魏瑪文化,讀了兩章.再逛書店,看到大陸出了幾本有關英國二十年代Bloomsbury Group的書(明知可能譯得不好,但太便宜了,才廿多元!)

我一直很有興趣知道為甚麼在某一個時代,某地的文化會燦爛創新,像上世紀二十年代魏瑪和倫敦?Richard Florida 的Creative Class理論太著重經濟效益,他所說的Creativity和文化藝術沒大關係,他說Creative City 的三大條件Talent, Technology, Tolerance,說的是由科技帶動,有經濟成效的創新.

創意產業和文化不一定有關,文化人不要表錯情,對號入坐.

我懷疑,文化創新的爆發,來自社會變遷,愈大的動蕩,就會帶來愈大的新文化.二十世紀初的歐洲是一個例子.美國六十年代又何嘗不是?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不也是社會動蕩的產物?每當社會急劇變遷,我們便需要一套新的思想方法,新的生活方式.香港回歸十年,有沒有新的思想?有沒有新的文化?
沒有文化內涵,沒有人文關懷,光說創意產業只是空話,推動出來的亦只會是令人愈來愈笨的商品,例如今天的數碼遊戲.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為藝術犧牲

鄭嬋琦--從醫院到社群藝術

Labels: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06

引火自焚行動 火柴詩雙月刊 

我也記得她帶來一根蔥 夏宇

我也記得她帶來一根蔥
只交換一首詩 我與她四目相對
唸一首詩與她聽
難以射中靶心的
我們的談話
只能先射
再劃上圈
樂天派的歌舞劇
就形成了
她也說了她說
朋友還是不要全部用來睡覺的好
否則會連一個一起吃飯的人都找不到


火柴詩.閏月

阿麥書房有售)

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寫給自己童年的信

有沒有想過,寫信給二十年前的自己?

網路的好處,是讓意念流傳發展.這是個很美麗的例子:

寫給自己童年的信

Friday, September 08, 2006

為藝術犧牲

Thursday, September 07, 2006

我遺失了一本記事簿

我遺失了一本記事簿.淺啡色,硬皮,大概一公分厚的記事簿.封面上我用藍色原子筆畫了自己的卡通樣子,頭大身小,肩膊上站著一只鸚鵡,從牠的咀拉出一個圈圈,牠說「I am Me」.

那是我到香港仔工業學校寄宿的頭幾年,可能是小學五年級,或者六年級.不知為何,那時我對「知識」產生很大興趣.我找來這本簿,記下我在課外搜集到的知識.我把簿分成幾個部份,寫上頁數和目錄.一部份是【名人金句】抄錄我從讀者文摘和別的圖書裡看到的佳言雋語,,中英文都有,有些直到今天仍然不時「彈」出來,例如「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一是躊躇滿志.」

我當時十分沉迷天文學,記事簿另一部分是【天文知識】,抄錄了百多條從書裡看到的資料,甚麼是白矮星,甚麼是紅巨星,黑洞的成因,廣義和狹義相對論的定義等等.記憶中,這一部份最大.

還有一部份好像是英文生字,其他則忘記了.

忘不了的是,裡面有一頁,寫下了我的人生規劃,幾歲中學畢業,幾歲大學畢業(念天文學),幾歲結婚,幾歲生子(一子一女),幾歲當太空館館長,一步一步,畫成了一株樹.

還有一頁,記下了我第一次認出北斗七星時,興奮的心情,和年月日.

我一直沒有收藏舊物的習慣,但這記事簿我保留了十多年,直到一次,借給一個好朋友看,瀟灑地說:「我不要的了,不用還.」好朋友真的沒還.後來更失散了.

最近看了一個年青人的演出,劇場組合的【神經遊樂】,有一段是他們輪流講自己遺失了甚麼.我坐在觀眾席,想起了這記事簿.

很想拿來揭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