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8, 2007

為藝術犧牲

Wednesday, May 23, 2007

海參, 花膠, 腐皮和沙葛



我以前在這裡介紹過日本玩具--昭和生活模型,見(玩具店內的國民教育Tuesday, June 06, 2006).今天,終於找到類似的香港產品.

其實也不算產品,因為這是人手製作的1:12模型,不是在商店能買到的量產玩具.作者是香港微型藝術會的李來有.萬里機構出版了香港街頭排檔縮影這本書,裡面反分為雜貨、衣飾、水果、蔬菜、金魚和花檔等八部分,全部附有清晰步驟圖解和紙樣,方便讀者跟從學做,仿真度高.

這些我們在街市常見的檔口,就如電車和茶餐廳,其實就是香港生活的獨特質感.看到書中認真地介紹怎樣製作1:12的海參、花膠,腐皮、腐竹、紅棗、鹹蛋、皮蛋、榨菜,節瓜、絲瓜和沙葛!,我實在有點感動.創作者把一些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用巨大的誠意,放上時間和心機,轉化成為藝術,創造了價值.我想,大學問家王世襄研究北京人玩蟋蟀,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吧.

很想擁有一個雜貨檔.

Labels: ,

Tuesday, May 15, 2007

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麼倒下的

一次獵殺一隻長毛象,是生存.

一次獵殺兩頭長毛象,是進步.

但一次獵殺兩百頭長毛象,則是進步過了頭.


近年來,我愈來愈覺得,「貪心」是我們社會最大的禍害.香港人信奉的是--「錢,是無人會嫌少的」.但要賺多少才夠?當金錢的價值和社會上其他價值衝突時,我們會怎樣選擇?

這本書叫失控的進步 A Short history of progress. 這裡說的「進步」,等於中國語境中近年說的「發展」,作者說:「進步」在人類社會中,已經變成了一種神話,一種宗教,已經不容許質疑:為甚麼要進步?進步有甚麼代價?香港近年開始談「發展與保育的矛盾」,也要成立一個發展局.而我們說的發展,其實只是經濟發展.裡面的邏輯是,有了經濟發展,才能有其他方面的發展,包括文化,民主,人權,生態和保育.用香港人的說法是:有錢就乜都得,無錢就乜都唔得.

作者在唱反調,他看到:進步是一個陷阱.當人類的先祖發明了生火的方法,懂得利用工具,他們就開始大量獵殺長毛象,他們圍獵長毛象,把幾百隻趕到從懸崖邊跳下去,集體死掉.但為甚麼我們的先祖要一次殺這麼多隻長毛象?有這需要嗎?抑或,他們只是貪心?從山崖下堆積如山如山的象屍,我想起超級市場的貨架,我們能買到全球千萬樣貨品,但真的有需要嗎?抑或,我們只是貪心?

作者從幾個古文明繁榮至崩潰的歷史,看出人類對進步的無盡追求,會遲早耗盡地球的資源而最終滅亡.這種「末日論」其實並不陌生,但在一本一百多頁的小書裡,把從石器時代到二十一世紀,一個一個歷史故事,生動地講出來,就真的不容易.我最喜歡他說復活島的故事,講島民如何發展他們的文明,建築出巨大的神像,而對神像的瘋狂崇拜,如何導致他們耗盡島上的資源,最後自相殘殺慘死的悲劇.

而這本書的全名就是:: 【失控的進步--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麼倒下的

Labels:

strange city


Labels:

Wednesday, May 09, 2007

蝦球傳

在香港紅磡船塢的附近,蝦球好容易逃過了英國警察的追趕.想不到他的生意又碰到了勁敵,他的果醬麵包和奶油面包都很少人過問了.有一擔牛腩粉的生意搶過他的前頭,一毫有淨粉,二三四毫有牛腩,牛雜粉.不久這擔牛腩粉的生意又給一個白粥攤搶去了.白粥半毫起計,油條,牛利酥,油香餅,鬆糕也是半毫一件,豬腸粉,白糖糕,豆沙角是一毫起計,工人們有一毫錢就解決早點了.
以上是小說〔蝦球傳〕的開頭.寫於1947年,作者是黃谷柳.讀〔蝦球傳〕,是繼續我對四九年前香港社會的好奇.這本三十萬字的小說,寫的是戰後(四七年?)的香港.蝦球是個街童,原本是小販,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做小偷,幫人走過私,後來跟了個犯罪頭子鱷魚頭,幫他走貨爆倉,後來被捕入獄,後來再跟鱷魚頭到廣州當軍.蝦球入過孤兒院,被抓過壯丁,最嚮往的是加入共產黨游擊隊搞革命.最後如願以償.
這是一部流浪小說,讀者隨著主人翁各地冒險,經歷不同地方,見到不同的人.讀[蝦球傳],真的能感受都當時省港兩地作為雙子城的關係.這本六十年前的小說實在好看,令人有追下去的衝動,語言生猛,毫不說教,充滿生活感.
這樣的寫實小說,其實有記載歷史的作用.它記載的,不是統計數字,不是大人物大事件,而是一般人民的生活.

Labels:

Tuesday, May 08, 2007

新的景觀


好天氣. 應該是一個好的開始.

Thursday, May 03, 2007

為藝術犧牲

homeless dance company
香港,東京,墨爾本,首爾,台北五個城市的舞者.自動自覺,不靠別人,自己組成一個跨國舞蹈組合.


李民偉是一個多面人,他是房署建築師,也是Para-site藝術空間主席,他既是西九博物館小組最年輕的成員.也和和社區組織協會合作在深水埗唐樓天台搞展覽.


設計的第一步,就是要認識自己--曾文通是近年最出色的舞台設計師,去年他到北京休息了大半年,回來出辦了他的第一本書--一念間一場空.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