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05, 2009

香港有文化



終於讀完了這本600多頁的巨著,只花了四五天的工餘時間,讀得相當輕鬆,原因是,我覺得,這書是寫給我這種人看的。我這種人就是過去二十年都在藝術界活動,經歷80年代至今藝術政策的種種改變,再加上和陳雲一樣,對藝術發展局非常熟悉。在藝術以外,亦很關心香港文化的大環境和政策。問題是,這種人有多少個?

我同意劉細良所說的,認為對香港的論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香港從殖民地時代起,到今天一國兩制時代,從來都是中華文化現代化的實驗場。香港值得講,值得探討的,實在是太多了。縱然從80年代開始,對香港的論述,就從來未停過。近兩年,隨著回歸十年,新一輪對香港的論述,也越見成熟和全面。有從流行文化如漫畫,音樂和電影切入的,有從中華文化範式轉移的大論述切入的,有人提出世代論,有人高舉紐倫港,有從中港互動入手的,也有從集體回憶和和保育運動切入,的有人反省嬰兒潮一代的錯失,有人提出大珠三角溶合。有關香港這課題,其實仍有很多寶未挖出來。

十幾年來,陳雲不停地寫,以他民族學的學術訓練,童年鄉野農村生活的經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文化藝術政策研究的工作,四者加起來,成為很有個人風格的香港文化論述。從他特有的角度,補充了香港論述中一直比較弱的一環。近年很多作者談論香港文化,都從50,60年代香港大量移民擁入,急速城市化和現代化開始,對現代香港文化和傳統農村文化的關係,一直很少提及。原因可能是,由於很多作者本身是城市人,番書仔,或者是南來移民的下一代。另一方面,陳雲在眾多香港論述中,打通了文化政策和高雅文化的這一塊。描述高雅藝述在香港形成的過程,和在一個社會的文化中,香港政府在扮演的角色。

因此,我認為這本書將會成為眾多香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步,但由於本書大部分是關於高雅文化的政策,而高雅文化在香港主流社會,以致學術界中仍未受大多數人重視,所以,這本書在香港的論述中,仍會只屬小眾的興趣。另一方面,這本書作為香港文化政策第一本專書,資料實在充實詳盡,本港藝術界關心政策的同業應該人手一本,所有藝術文化管理課程也應把這書列為指定參考書。陳雲的在本書的觀點,和論述的方法,也會影嚮香港以後有關文化政策的討論。

我惟一有保留的是,陳雲愛憎分明的風格,和他又作為某些事件的參與者,又是評論者的角色,令本書某些觀點在我眼中甚為偏頗。尤其是對文化委員會的工作,陳雲說業界反應甚差,批評不絕,但我作為當年其中一個評論者,我感覺到業界對文委會的報告的方向是大致歡迎,只在落實的層面要求政府解析跟進。

作為第一本香港文化政策專書,藝術界實應感謝陳雲。但這不應是將來研究香港文化政策的惟一一本書,有很多觀點與角度,仍然有待探討。

Labels: ,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