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9, 2007

街坊的留言

去年11月24日, 我在這裡寫了<我的觀塘A-P>, 一年萊, 陸續收到幾篇回應, 我不知道她們是誰, 又或是怎樣找到這篇blog, 萍水相逢, 份外溫暖. 第三篇是前天剛收到的.

"Whoever you are, 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Blanche / Tennessee Williams

我也祝你們, 我的觀塘街坊和鄰居, 身體健康, 工作順利.

-------------------
我家雖然不在官塘但一班親戚都居在此區超過四十年。在九七年前,我与姊妹們及父母每逢新年、中秋、過冬、爺爺、麻麻生日必定到此處住上幾天。在官塘公園、舊屋村、唐樓、新樓、大街小巷、街市、大排擋、茶歺廳走過許多次。那處記載了我許多兒時記憶。表妹也是在聖約翰讀書的。因為她家有錢所以認為這所是名學。傻!從家到官塘是一段如往深圳那般長路程,車車船船共三句鈡。很辛苦的路程但又每次都期待与一班唐兄弟姊妹表姊妹週處玩的快樂。長大後很怕回這處、亦列這处為我最不喜歡的地方之首。怕他的擠迫,怕化惹起思念以亡的双親、友情及兒時的一切。与你年紀相約,我們兒時應該是碰過的。有趣!caroline

--------------------
Hi, 遇然地看到你的 Blog. 我對官塘也有很多的回憶. 我在聖若翰讀書和成長. 自嬰兒領洗到領堅振, 及至加入孝女會都在聖若翰堂渡過. 我有很多回憶. 現在我已經很久沒有涉足過官塘了, 我相信它已經改了不少, 聖若翰也很久沒有回去, 真的想找一天回去走一趟. 我離開了官塘已經七年了. 「七」是一個完滿的數字, 相信我也應回去看一看. 重拾舊日的回憶. 順便一提, 七月六日是李毓明神父晉鐸及八十歲大壽感恩祭, 聖瑪加利大堂, 晚上七時正, 有興趣或想跟李神父見一面便參加那台彌撒. vv

--------------------
Hi, 遇然地看到你的 Blog. 我對官塘也有很多很多的回憶. 我在聖若翰讀書, 在友聯大樓居住, 我是住四樓的. 友聯大樓的樓梯和天台, 也是經常玩的地方. 我記得以前在友聯大樓轉彎的地方有買魚蛋和牛雜的小販, 很好吃. 在聖若翰讀書時, 因為很多的同學都是住樓上樓下, 放學會一齊上上落落, 很開心. 自從友聯大樓要清 後, 我和家人搬了去屯門住. 做了新界人很少回去. 最近一次回去是兩年前, 第一個感覺就是[桃花依舊, 人面全非], 可能因為當天是要去聯合醫院探病, 所以心情不大好啦. 我很喜歡你這篇"我的觀塘A-P", 令我很有同感和親切感, 在此祝願您和所有曾經在友聯大樓住過的鄰居和街坊, 身體健康, 工作順利:-) alice lo

Labels:

為藝術犧牲

28/11 陳凌軒 ( 戲 劇 治 療 師 )
戲劇是唯一一種藝術, 能讓人扮演另一個角色. 而因此, 戲劇除了是藝術和教育的手段, 也是心理治療的方法. 陳凌軒除了是戲劇治療師外, 也是演員, 前個星期上演的拾香紀, 她演拾香.

21/11 余少華 ( 中 大 中 國 音 樂 資 料 館 館 長 )
余少華是中樂專家, 和我們一起聽南音, 從杜煥錄音的故事, 談到音樂資料館究竟收集甚麼.

Labels: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有沒有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朋友黃智龍是日本迷,我問他最近有甚麼好書,他介紹我讀這本<一郎x二郎>.上下兩冊,我午夜開始讀,情節像過山車,不得了,衝完上冊,已是清晨五點...

故事講一個十三歲,陷於青春期的煩惱的少年二郎,他有一個無出息的父親,勤勞的母親,把家當作旅館的姊姊,不太可愛的妹妹.有一天,他發現他那從來沒上過班,終日無所事事,大言不慚的父親,原來是六七十年代學生運動的英雄人物,他吹過的那些牛都是真的.而那激進運動的餘波,令他們一家牽涉進警察,特工,媒體和暴力事件組成的旋渦,導致他們一家要放棄東京的一切,搬到南方一個小島,過著自耕自食,脫離現代社會的生活.而在這本來寧靜的小島,為了保留島民的傳統生態,父親掀起了一場和地產開發商的抗爭.

二郎的父親一郎,是激進的無政府主義者.他令他的兒子煩厭的原因,是他常常質疑一些社會上的共識,令兒子非常尷尬:為甚麼要交稅,為甚麼要上學,為甚麼要打工,為甚麼要有政府,為甚麼要跟隨大眾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而二郎和他們一家慢慢發現,父親可能是對的.

作者奧田英朗厲害之處,是把一些原本可以很顛覆和另類的議題,混入一個成長喜劇的故事中.日本的流行文化能生出這本小說,真不簡單.聽說森田方光將會開拍電影版,由豐川悅司主演.

這社會,有沒有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我們天星皇后一代的香港年青人,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這本書不容易找,我是在sogo旭屋書店買的)

Labels:

Monday, November 19, 2007

為藝術犧牲

7/11 周凡夫 - 不講不知,原來周凡夫的專業不是音樂,而是製衣廠.

14/11 麥秋 - 曾有人問他,戲劇是甚麼,他說:戲劇是我的生命. 我聽了覺得矯情.這次談完,我明白他,對戲劇,是真心的.

Labels:

Thursday, November 08, 2007

從燒烤的發明,到文化政策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燒烤佔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它廉宜,方便,而且的有一種自由自在的氣氛,還可以和遠足,踩單車和露營連在一起.在那個未有卡拉ok和長洲宿營的年代,是很重要的青年社交活動.讀了這本<郊野三十年>,我終於知道,香港式燒烤是怎樣被發明的.

原來,香港早年植樹造林,是讓市民上山斬柴,作為燃料.很多山頭曾經被砍至光禿禿.及後大家轉用火水,郊野政策便轉變成以康樂為主.七十年代起,政府積極鼓勵青年人郊遊,便發明了香港式的燒烤爐,建立燒烤區,露營區和遠足徑,用以發洩青年過剩的精力,令燒烤成為一整代人的集體活動.直至近十幾年保育意識流行,燒烤對健康和對環境的壞處漸漸顯露,政府才減少這方面的宣傳推廣,轉而在郊野公園推廣健行及環保教育.

香港的郊野公園,肩負著的是自然保育,教育,康樂,旅遊和科研的多重角色.要做得到這些目標,不能靠市民自發,一定要靠政府推行.人人都知道土地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但很少人知道,香港把大約四成的土地立法劃定為作為郊野公園,保留了460種雀鳥,84種珊瑚,240種蝴蝶,113種蜻蜓和400多種樹木,以任何大城市來說,這都是很高的數字.近年政府成立郊野公園之友會,和出版商合作出版了很多書藉,推廣自然教育,得到很矚目的成績.香港的郊野,成為不分貧富階級,都愛享用的共同資產.

政府要推行一件事,可以透過立法,行政,撥款,和教育.香港郊野公園的成績,証明了只要政府願意努力,所謂發展與保育之間的平衡,是可以達到的.相反,如果放任不管,結果就是元朗鄉郊那一大片的廢車場.

至於,文化呢?站在郊野公園,我們怎樣看香港的文化政策?

Labels:

Monday, November 05, 2007

徐冰在王家沙

徐冰若來到Elements的王家沙,應該會很開心.1994年他發明的英文方塊字,終於從藝術館普及到餐館去了.從左到右是:糖醋排骨,小籠包,酸辣湯.

Labels:

為藝術犧牲

黃智龍 31/10

香港有甚麼文化產業?電影,電視,各種設計包括建築,漫畫,流行音樂都是,畫廊算是,但裡面賣的都不是本土作品,粵劇和文學幾十年前是,現在都漸漸不是了.舞蹈不是,中樂,古典和現代音樂都不是,書畫和現代藝術都不是.

是或不是,在於有沒有在政府補貼以外,專業營運的環境.

我認為,戲劇一直都不是,但最近十年,它開始有產業化的趨勢.一些小型劇團,也能爭取都三至四千個觀眾.票價平均$150. 有這樣的市場環境,再加上小心策劃的宣傳和成本控制,一些年輕劇場工作者,也能在政府資助這條太擠逼的路以外,找到另一條專業創作的路.

而在這條市場的路以外,他們還能有一點點自由.例如黃智龍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