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燒烤的發明,到文化政策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燒烤佔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它廉宜,方便,而且的有一種自由自在的氣氛,還可以和遠足,踩單車和露營連在一起.在那個未有卡拉ok和長洲宿營的年代,是很重要的青年社交活動.讀了這本<郊野三十年>,我終於知道,香港式燒烤是怎樣被發明的.
原來,香港早年植樹造林,是讓市民上山斬柴,作為燃料.很多山頭曾經被砍至光禿禿.及後大家轉用火水,郊野政策便轉變成以康樂為主.七十年代起,政府積極鼓勵青年人郊遊,便發明了香港式的燒烤爐,建立燒烤區,露營區和遠足徑,用以發洩青年過剩的精力,令燒烤成為一整代人的集體活動.直至近十幾年保育意識流行,燒烤對健康和對環境的壞處漸漸顯露,政府才減少這方面的宣傳推廣,轉而在郊野公園推廣健行及環保教育.
香港的郊野公園,肩負著的是自然保育,教育,康樂,旅遊和科研的多重角色.要做得到這些目標,不能靠市民自發,一定要靠政府推行.人人都知道土地是香港最寶貴的資源,但很少人知道,香港把大約四成的土地立法劃定為作為郊野公園,保留了460種雀鳥,84種珊瑚,240種蝴蝶,113種蜻蜓和400多種樹木,以任何大城市來說,這都是很高的數字.近年政府成立郊野公園之友會,和出版商合作出版了很多書藉,推廣自然教育,得到很矚目的成績.香港的郊野,成為不分貧富階級,都愛享用的共同資產.
政府要推行一件事,可以透過立法,行政,撥款,和教育.香港郊野公園的成績,証明了只要政府願意努力,所謂發展與保育之間的平衡,是可以達到的.相反,如果放任不管,結果就是元朗鄉郊那一大片的廢車場.
至於,文化呢?站在郊野公園,我們怎樣看香港的文化政策?
Labels: 文化政策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