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讀書

我是個很喜歡畫圖的人. 不是畫圖畫, 而是用圖來幫助表達和思考. 我相信, 大多數問題, 只要能寫出來, 能在一張白紙上, 用圖畫出來, 就一定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如果那張白紙夠大, 能讓一班人注視那些圖表, 就更能讓大家一起專注起來, 一起思考, 凝聚很大的能量. Al Gore 的 An Inconvenient Truth, 就是圖表威力的最佳示範.
但圖表也有它的侷限, 例如我很喜歡的 Venn Diagram, 表達三個原素的關係就很清楚, 但當加入第四個原素, 就開始亂了, 當圖表不能夠一目了然, 就是它的盡頭了.

嫌疑犯X的獻身
算了吧. 甚麼直木獎得主, 原來也只是一般貨色. 所謂本格派推理, 理應有一個滴水不漏的敘事佈局, 令讀者的懸疑到最後得到痛快的釋放. 但這本小說, 唉, 去到一半謎底已經露了餡. 宣傳所說的愛情故事, 其實也只是個裝飾而已. 讀下去, 連茹穀每星期日晚追看的神探加里略都出場了. 夠了吧.

這本書是一道甜品, 多圖少字, 可以輕輕鬆鬆一兩個小時讀完. 作者中村好文是建築師和傢俱設計師, 把一個住宅裡的不同元素, 細細道出他的心得. 他寫得很有生活感, 不提理論, 不崇拜盛氣凌人的大師, 所有觀點都從生活開始. 令人讀完覺得自己也可以設計自己理想的家. 單是看目錄已經很吸引 -- 風景, 火, 孩子, 家具, 光, 遊戲心, 觸感, 廚房和餐桌, 居心地, 套房. 如果無印良品出一本講住宅的書, 應該就是這樣.
書裡提及日文所謂的居心地. 意思是屋裡最讓人舒適安心的地方. 作者說: 最懂得找出這些地方的, 就是家中的貓和狗. 說得真對.

深夜裡的圖書館
「十五世紀末, 馬基維利為了練習他所知道最佳的坐擁群籍記憶之術, 偏好夜晚在自己書房裡閱讀--他發現這個時段是最容易享受讀者與書籍之間關係的種種特質: 親密感與悠閒的思考. 當傍晚降臨時. 他寫道, 我就回家進自己的書房裡. 在門欖處先剝掉白天做工穿的沾滿爛泥, 汗水的衣服, 換上家居的袍子, 穿著這身比較莊嚴的服裝進到古人的古老內院裡, 讓他們歡迎我, 然後在此品嘗單獨為我準備的精神食糧, 我就是為這些食糧而來到人間的.在這裡, 我壯起膽子跟他們說話,問他們所作所為的動機, 而他們也懷著人性慈愛答覆我. 於是在四個小時裡, 我渾然忘記了這個世界, 再也不記得煩惱, 也不再怕窮困, 面對死神也不再發抖; 因為我已經進到了他們的世界裡. 」
每個cult都有他們的經文, 而這本書, 就是讀書這個cult的經書, 充滿了類似的情深款款的文字. 如果你不屬於這個邪教, 讀這了大概會感覺肉痲. 如果你不但受落而且覺得感動, 你大概跟我一樣, 中邪甚深.
Labels: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