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are you going today?
小時候去太空館,看過一段短片,一看難忘.開始時映著草地上一家人在野餐,小女孩拿起一杯水,抬頭一看,鏡頭變成她的目光,往天空一直衝,穿過雲層,飛出地球,去到漆黑的太空,一直加速,經過火星木城土星,一直衝出太陽系,再穿過銀河系,置身眾多星系中間.然後停下來,回頭,向出發之地衝回去,用十秒的時間回到地球,俯衝大地,直掉向公園裡野餐的一家人,回到出發點.而那可愛的小女孩才開始喝那杯水.
這短片令我印象難忘,因為它告訴我,在浩瀚無邊的宇宙裡,我們的位置在那裡.
所以,當看見地政總處測繪處出版的『香港街』時,我很歡喜.『香港街』是一本空中攝影地圖集,書中每頁地圖都配對一張空中俯瞰照片.照片很清晰,連路上的車輛,海上的船都可以看到.拿起這地圖集,我想:我會不會巧合出現在裡面?攝影地圖特別之處,是它基本上就是紀實攝影,你感覺到有人在裡面,當我看見地圖裡中環國金二期那長長的,悠閒地擱在海上的影子,我竟有點感動!
『我在那裡?』是所有地圖的終極命題.去旅行時,我最喜歡在旅遊地圖上用粗筆標出自己走過的路.唯有這樣,才可把『我』加到陌生的城市中,把這地方「佔領」.古代印刷術仍未出現時,地圖是國王的禁臠,百姓不准擁有,它是統治的工具,亦是權力的象徵,擁有地圖,就是擁有土地.
今天每個人都能擁有地圖,但我們仍然能見到地圖賦予的權力感.每晚電視上,天氣報告員在比人還大的世界地圖前指指點點,預告未來,觀眾自然願意相信他真的擁有呼風喚雨的權威.社會學家丹尼斯.渥德寫的【地圖權力學】(Power of Maps)一書,就是要說明地圖從來都不是中性的,每張地圖都是為某一個目的服務,都有它的偏重(或者偏差).懂得閱讀地圖背後的權力結構,才算懂得「看」地圖.
香港人看慣售樓說明書裡的地圖,對地圖的幻象應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連世界地圖都有誤導成份.我們慣用的世界地圖,都是沿用1596年製成的麥卡托(Mercator)投影地圖.此地圖是為航海而繪製的,忠於地點之間的相對角度.但作為地球地理的呈現,誤差卻很大.它的赤度不在正中間,而是接近下方三分之二的地方.阿拉斯加看來和巴西一樣大,但實際上卻只有巴西的五份之一.麥卡托把歐洲放在正中央,放大歐洲和北美,縮小其他地方.看慣這地圖的人會以為加拿大和俄羅斯是分處左右的兩塊大陸,但事實上兩地卻很接近.麥卡托地圖是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地圖,從小學地理課到聯合國大會都在用它.它構成了人們對世界的想象.
誰製造地圖,誰也在製造世界.今天通用的世界地圖都是以英國的格林威治天文臺為本初子午線,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清政府繪製了第一幅由中國人製作的世界地圖《萬國大地全圖》.很自然地,在這幅地圖裡,世界的中心,子午線的起點不是英國,而是北京.
關於地圖與想像的關係,【地圖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一本便利】出版的【地圖王】,是香港把地圖雜誌化的先鋒.它在銅鑼灣/大坑的地圖旁邊,會介紹大坑舞火龍的傳統,在錦田地圖那頁,它記載了南生圍反斗鱷的事績.它有專文介紹最新潮流如樓上咖啡店和人蹟罕至的沙灘.【地圖王】提供的不是乾巴巴的地理資訊,還有很豐富的文化和消費資訊,讓我們知道,地圖不一定只刊載長久不變的山巒海岸,也不一定只放又真又硬的 Hard Facts,可放些傳說,謠言,地圖可以標示油站,也可標示樹木,貓咪和人!
如此,我們不難明白,古代的地圖上為甚麼常常有天使有妖怪,為甚麼有這麼多無中生有的山海,和上面古怪的生物.原來它們也是【地圖王】,它們的目的不是提供地理資訊(至少不僅是),而是講一個地方的故事,裡面有真有假,在那裡生活的人自會明白.
想看香港歷代的古地圖,一定要看『香港地圖繪製史』Mapping Hong Kong – A Historical Atlas,由政府新聞處於1992年出版.印刷精美的一本大書,收集了幾百年來中外版繪製的香港地圖,非常珍貴.可以看到幾百年來人們怎樣用地圖來說香港的故事.小說家董啟章的小說【地圖集】裡面,提到很多香港古地圖,都是來自這本書.【地圖集】的副題是「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董啟章在書中把地圖當作小說去讀.設想一個未來的考古學家,憑藉著殘傳下來的「維多利亞城」的地圖,通過想像解讀,重構一個煙沒了城市,氣魄很大.書中沒有插圖,我有時希望,有人會依書裡對「維多利亞城」的描述,去繪畫出一套想像中的香港地圖來.就像托爾金為【魔戒三部曲】畫的世界地圖一樣.
看了這麼多地圖書,我倒想起了魯賓遜,他究竟是怎樣去畫他的荒島地圖的呢?如果我從未看過香港地圖,只用走路的方法測量這地方的形狀,我會畫出怎樣的地圖來?我的生活圈子其實只是地鐵沿線,我有地鐵路線圖不就夠了?我為甚麼要知道那些我的世界以外的地方?地圖對我有甚麼用?
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中的主角馬羅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對地圖很著迷。我會花無數個小時,看著南美洲,或是非洲,或是澳洲,沉浸在那些探險發現的榮耀喜悅中。那時地圖上的地球還有很多空白地方,而如果我看到了有那一塊特別吸引人時(不過它們看起來都一樣吸引人),我會用手指著那兒說:「我長大以後要去那裡。」就因為這個原因,馬羅踏出了他的黑暗之旅.
地圖除告訴你「你在那裡」外,還會帶給人探索「空白地方」的欲望.有位朋友的電腦 Screen Saver 是一行字 “Where are you going today?”.「今天你要到那裡去?」「今天你要到那裡去?」在螢幕上由左至右不停旬環.像不停催促你要出發探險.
我拿起筆,在一幅香港地圖上,劃出我每天的上班路線,回家路線,購物消閒路線,甚至每年一次的拜年路線,我用粗筆圈出重要地點,用虛線劃出移動路線,常常重複的路劃得粗一點.我再把我四十年來的搬家路線用籃筆標出來.再把一些重要地點圈出來,例如學校,醫院,游行路線,諸如此類.劃完了,退後兩步看一看.原來這就是我的地圖!然後呢?然後再想想,要去那裡.
這短片令我印象難忘,因為它告訴我,在浩瀚無邊的宇宙裡,我們的位置在那裡.
所以,當看見地政總處測繪處出版的『香港街』時,我很歡喜.『香港街』是一本空中攝影地圖集,書中每頁地圖都配對一張空中俯瞰照片.照片很清晰,連路上的車輛,海上的船都可以看到.拿起這地圖集,我想:我會不會巧合出現在裡面?攝影地圖特別之處,是它基本上就是紀實攝影,你感覺到有人在裡面,當我看見地圖裡中環國金二期那長長的,悠閒地擱在海上的影子,我竟有點感動!
『我在那裡?』是所有地圖的終極命題.去旅行時,我最喜歡在旅遊地圖上用粗筆標出自己走過的路.唯有這樣,才可把『我』加到陌生的城市中,把這地方「佔領」.古代印刷術仍未出現時,地圖是國王的禁臠,百姓不准擁有,它是統治的工具,亦是權力的象徵,擁有地圖,就是擁有土地.
今天每個人都能擁有地圖,但我們仍然能見到地圖賦予的權力感.每晚電視上,天氣報告員在比人還大的世界地圖前指指點點,預告未來,觀眾自然願意相信他真的擁有呼風喚雨的權威.社會學家丹尼斯.渥德寫的【地圖權力學】(Power of Maps)一書,就是要說明地圖從來都不是中性的,每張地圖都是為某一個目的服務,都有它的偏重(或者偏差).懂得閱讀地圖背後的權力結構,才算懂得「看」地圖.
香港人看慣售樓說明書裡的地圖,對地圖的幻象應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連世界地圖都有誤導成份.我們慣用的世界地圖,都是沿用1596年製成的麥卡托(Mercator)投影地圖.此地圖是為航海而繪製的,忠於地點之間的相對角度.但作為地球地理的呈現,誤差卻很大.它的赤度不在正中間,而是接近下方三分之二的地方.阿拉斯加看來和巴西一樣大,但實際上卻只有巴西的五份之一.麥卡托把歐洲放在正中央,放大歐洲和北美,縮小其他地方.看慣這地圖的人會以為加拿大和俄羅斯是分處左右的兩塊大陸,但事實上兩地卻很接近.麥卡托地圖是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地圖,從小學地理課到聯合國大會都在用它.它構成了人們對世界的想象.
誰製造地圖,誰也在製造世界.今天通用的世界地圖都是以英國的格林威治天文臺為本初子午線,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清政府繪製了第一幅由中國人製作的世界地圖《萬國大地全圖》.很自然地,在這幅地圖裡,世界的中心,子午線的起點不是英國,而是北京.
關於地圖與想像的關係,【地圖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由【一本便利】出版的【地圖王】,是香港把地圖雜誌化的先鋒.它在銅鑼灣/大坑的地圖旁邊,會介紹大坑舞火龍的傳統,在錦田地圖那頁,它記載了南生圍反斗鱷的事績.它有專文介紹最新潮流如樓上咖啡店和人蹟罕至的沙灘.【地圖王】提供的不是乾巴巴的地理資訊,還有很豐富的文化和消費資訊,讓我們知道,地圖不一定只刊載長久不變的山巒海岸,也不一定只放又真又硬的 Hard Facts,可放些傳說,謠言,地圖可以標示油站,也可標示樹木,貓咪和人!
如此,我們不難明白,古代的地圖上為甚麼常常有天使有妖怪,為甚麼有這麼多無中生有的山海,和上面古怪的生物.原來它們也是【地圖王】,它們的目的不是提供地理資訊(至少不僅是),而是講一個地方的故事,裡面有真有假,在那裡生活的人自會明白.
想看香港歷代的古地圖,一定要看『香港地圖繪製史』Mapping Hong Kong – A Historical Atlas,由政府新聞處於1992年出版.印刷精美的一本大書,收集了幾百年來中外版繪製的香港地圖,非常珍貴.可以看到幾百年來人們怎樣用地圖來說香港的故事.小說家董啟章的小說【地圖集】裡面,提到很多香港古地圖,都是來自這本書.【地圖集】的副題是「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董啟章在書中把地圖當作小說去讀.設想一個未來的考古學家,憑藉著殘傳下來的「維多利亞城」的地圖,通過想像解讀,重構一個煙沒了城市,氣魄很大.書中沒有插圖,我有時希望,有人會依書裡對「維多利亞城」的描述,去繪畫出一套想像中的香港地圖來.就像托爾金為【魔戒三部曲】畫的世界地圖一樣.
看了這麼多地圖書,我倒想起了魯賓遜,他究竟是怎樣去畫他的荒島地圖的呢?如果我從未看過香港地圖,只用走路的方法測量這地方的形狀,我會畫出怎樣的地圖來?我的生活圈子其實只是地鐵沿線,我有地鐵路線圖不就夠了?我為甚麼要知道那些我的世界以外的地方?地圖對我有甚麼用?
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小說《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中的主角馬羅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對地圖很著迷。我會花無數個小時,看著南美洲,或是非洲,或是澳洲,沉浸在那些探險發現的榮耀喜悅中。那時地圖上的地球還有很多空白地方,而如果我看到了有那一塊特別吸引人時(不過它們看起來都一樣吸引人),我會用手指著那兒說:「我長大以後要去那裡。」就因為這個原因,馬羅踏出了他的黑暗之旅.
地圖除告訴你「你在那裡」外,還會帶給人探索「空白地方」的欲望.有位朋友的電腦 Screen Saver 是一行字 “Where are you going today?”.「今天你要到那裡去?」「今天你要到那裡去?」在螢幕上由左至右不停旬環.像不停催促你要出發探險.
我拿起筆,在一幅香港地圖上,劃出我每天的上班路線,回家路線,購物消閒路線,甚至每年一次的拜年路線,我用粗筆圈出重要地點,用虛線劃出移動路線,常常重複的路劃得粗一點.我再把我四十年來的搬家路線用籃筆標出來.再把一些重要地點圈出來,例如學校,醫院,游行路線,諸如此類.劃完了,退後兩步看一看.原來這就是我的地圖!然後呢?然後再想想,要去那裡.
Labels: 我城
5 Comments:
我的方向感不佳, 但很喜歡 mapping 這個進行式動作的意象--- 在腦海裡演練的路線與動向, 要比紙上操練的空間大得多.
I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say-- I am romantic, ha ha.
I am romantic too.
我有一本歷史悠久的書,從中一開始便擁有至今。它是齡記出版的世界地圖,是唯一一本由中一至中七的書單上都出現的同一本書。連字典都有進階版,唯獨是齡記地圖是永遠長青的。不過,進著香港的海岸線遷移,現在的中學生的齡記地圖大概已進階了,又或者,他們只會用中原地圖。
朋友剛到德國工作,睡房、書房分貼著德國和柏林的地圖,大頭釘緊緊釘在家和工作的所在位置。在香港,他斷不會在《地圖王》上釘著堅道和長江大厦吧!
旅遊書我最喜愛DK,都是因為它的立體繪本地圖,把一個城市逐一分拆,讓人好想到所有街道都走訪一次。
把自己走過的街道塗黑的主意不錯,而我就在走過你的思路開始吧!
中原地圖很好呀. 一間地產代理公司可以做一個這樣的project去利己利人(似乎利人多一點),在香港是異數.
DK 也很好呀.它是我紙上旅遊的幻想對象,我床頭長期放一本DK ITALY. 單是看看已很滿足.
Very nice site! cell phone ring tones Childress county tx refinance mortgage Quit smoking calgary Blackberry handheld xxasdf Tennessee dialup services Better health plans south carolina Viral marketing email fields Dreampharmaceuticals wellbutrin sr online Fda warning novartis ritalin Gm credit card services Hard drives in philipin Cisco vpn client graphic Prenatal vitamin dha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