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國學
小時候,我很不喜歡自己的名字,國烈國烈,感情澎湃得令人尷尬.到近年,如果有時間,我會向好奇的朋友解釋:我出生在革命的1966,正正就是蘇守忠在天星碼頭單人靜坐抗議加價「斗令」(五仙),引起騷動那一天;我父母是紗廠工會活躍份子.大概因此,所以我不叫國強國偉,叫國烈.
曾有個很兇的數學老師,咬牙切齒的對我說,你再不交作業,你的作業簿便會如你的名字般「裂」開!我到死也會記得他.
茹字也尷尬,人家總是寫錯,小學時收過不少送給「茄國烈」的聖誕卡.我現在有時也懶得改正餐廳留位的小姐寫我是「余生」了.
茹姓的來源,一說來自西域柔然族.上海作家王安憶寫過一本很精彩的書叫【紀實與虛構】,講茹氏一族的起源,和她母親茹志娟的家族史,她母親祖籍浙江紹興,就是我爸的老家.
最近讀葛兆光的《古代中國文化講義》,其中一節由古代的婚禮和喪禮,講中國古代氏族結構的嚴密,怎樣藉著倫理關係,分清親疏遠近,怎樣「以禮治國」,令這民族穩定地延續了五千年,直至近代這一百年,才崩塌了.其中講妻跟夫姓,葛兆光引的例子是香港的「范徐麗泰」,和「陳方安生」,大概因為內地早已沒有人這樣做了,吳儀的老公姓甚麼,有誰理?
至於名字,父親說我們茹家改名是跟老家的一首詩,他也不會唸,只記得中間有「傳世國學」四個字.祖父是傳字輩,父親是世字,我是國字,我女兒應該跟學字.但我和我哥的子女都沒有跟,傳統就在這代斷了.
Labels: 我城
10 Comments:
hahaha, that was an excellent pic ... 大概傳世的中文字也會在這代斷了!
唉,我都唔鐘意我個中文名架。讀音嚟講……好彩你張相影到o既係「時菜」唔係「菜遠」囉,唔係我都幾忙。字義方面,雖然我個名就無乜點解,係就唔鐘意太女性化了……好似同自己好唔夾囉……
不過,老細,無論係「茄國烈」又或者係練習簿被撕「裂」,點都好過誤傳為「魚割裂」丫……我諗……唔會有人咁寫你個名架可……你大人有大量,唔會介意架可﹗:p
我小時候都不喜歡自己的名字,覺得太男仔頭,與amiaki剛剛相反。當年經常被人取笑是"譚詠倫"。但現在我十分喜愛自己的名字,更覺得其實它與自己很配。
不過,"茄國烈"就真係好好笑...哈哈
我好喜歡我的名字,雖然好多人用上這個名字。
但我喜歡我的名字,就如我喜歡自己一樣。
真的嗎?原來我們是老遠親﹗
我的老祖宗也是西域回回族,名叫賽典赤. 瞻思丁(他是個回回貴族,好閉巴﹗),元代進入中原,定居下來。後來,我就出生了。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噢!我搞錯了.我先祖不是回回族,而是柔然族.
茹姓,百家姓排名331位。
起源之一,出自古代柔然部族。北魏时郁久闾氏建立柔然国,称受罗部真可汗。柔然国也称做蠕蠕、茹茹,源出东胡,为游牧部落,常居于阴山一带。西魏时,柔然部族为突厥所破,遂并如突厥,其部族后人多以族名茹茹为姓,称茹氏。
起源之一,出自如姓。汉代有如淳,其后代子孙在"如"字上加草字头为茹姓。
起源之一,出自鲜卑族。后魏时代北有三字姓普六茹氏(一作普陆茹氏或普陋茹氏),后改为茹姓。
郡望: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相当今河南省境内黄河北岸武徙县一带。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相当今河南省洛阳地区。
历史名人:
茹千:明代兵部尚书。建文帝时奉诏至龙潭见燕王朱棣议和。后明成祖即位,封为忠诚侯。
茹棻:清代乾隆状元。官至兵部尚书,有诗集。
茹孝标:宋代天圣进士。负气节,好学不倦,以都员外郎出知江州,有治声。
南齐有大司农茹法亮,明代有刑部员外郎茹连。
其他名人:
茹志鹃、茹富兰、茹夫一、茹兴礼、茹遂初、茹鸿、茹洪、茹麓泉、茹蘂、茹欲立、茹皓、茹棻
有沒有人試過在網上尋找自己的名字? 有次我在窮極無聊之下一試... 竟然發現一個古人和我的名字一樣, 職銜至契丹樞密副使加開封尹事... 雖然不知道道職級有多大, 但總有點飄飄然的感覺 =^.^=
嗨嗨~~~
安安呀~~~
我也是姓茹說~~
但一直苦於找不到來源
我只知我爺爺是38年來台灣地
但他往生了~~我沒法問到來源~~
就查到您的網站了~~~
很高興認識您攸!
茹于庭^^
茹于庭
你的名字很優雅呢.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