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藝術犧牲
築電之旅
要保留文化和記憶,最重要的是令文化和記憶活著.電車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超過一百年了,它仍是港島區最受歡迎的短程交通工具--它仍極具生命力,不需放進博物館.
我參加了香港建築中心主辦的築電之旅,和二十幾位朋友一起搭電車,沿途有建築師講解香港的城市和建築.參加的朋友來自港九新界,有媽媽帶著小孩,有退休了的公公婆婆,有移民了去外國,回來旅遊的少女.最有意思的是,全部人都對文物保育和經濟發展中間的矛盾侃侃而談.從近來對天星碼頭搬遷的民眾反應來看,隨著公民意識的提升,香港需要更有效的,讓市民參與政策制定,尋求共識的方法.
特首在施政報告亦確認了,這是下任特首的一個挑戰.
「第一項挑戰, 是經濟如何持續發展。最近我察覺到社會有一種危險的想法,是將經濟發展與環境、文化保存對立起來。我認為追求社會發展進步,是一個整體觀念,應該要以人為本,講求全面、協調、和諧及可持續,除了要講求速度,也要講求效益,除了經濟效益,還包括人文、社會和環境的效益。人文效益是講求歷史文化保存,社會效益是要共享成果、促進社會和諧,而環境效益則是講求資源保育及可持續發展。但要實現這些進步的目標,經濟必須持續增長,否則一切都是空話,沒有本錢去實現。香港目前面對的發展困難主要是投資不足,政府公共投資步伐緩慢,我相信今後政府與商界、議會、環保團體對發展目標要多溝通,政府公共投資計劃才可以順利推進。」
我看,這是一個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大挑戰.
Labels: 為藝術犧牲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