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03, 2005

奇觀世代


我終於去了看了恐龍展覽,數量比預期中多,分佈在商場各處。雖然只是站著不動的化石骨架,比電影裡看到的「假」得多了,但其實卻「真」的。這些遠古來的動物就這樣站在太古城中心人來人往的商場中間,從任何一個角度看,恐龍化石後都看到商店和購物的人,文物和商店反差強烈,令這個商場空間有種超現實的張力。

同樣的張力也曾出現在去年國金二期展出畢加索的巨形掛畫<巡遊>時,那次主辦單位努力把商場變成博物館--把燈光調暗,加上帷幔遮住背景,限制人數,加設現場導賞等等。環境氣氛,再加上那幅掛畫實在巨型,散發出的文物氛圍蓋住了商場的氣氛,整個環境安靜得很,真有點像藝術館。

我想起幾年前香港也有個展覽叫『藝術窗』,邀請藝術家在品在商店櫥窗展出作品.那次我的感覺是:如果藝術品不很大,不很『出位』,當並排在櫥窗裝置旁邊時,藝術品立即變成櫥窗陳設的一部分,不是特別標明,跟本不能認得出來。這效果和法國藝術家杜象當年把小便池放進畫廊剛剛相反──藝術品一放進商場便成為消費系統的一部分──廣義的「商品」。

我們當然知道,商場不缺商品,現代商場已經代替了街道和廣場,成為公共生活的中心。為此,商場必須容納部分非商業的活動,吸引人流,「唔買都睇下」。因此,商場裡面可以有政黨論壇,有籌款活動,有社區活動,有免費表演,這些活動一方面為商場建立一個公民空間的形象,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商場整體「視覺消費」的一部分。在這環境裡,靜態的藝術品要和商店競爭行人的注意力,必須要是個奇觀「spectacle」。如<巡游>和恐龍化石,才不會被掩蓋和溶化。

當北京自然博物館和巴黎龐比度中心都把真品放在商場展出,我們知道,商場已經開始在扮演部份博物館的功能。現代博物館提倡「收藏,研究,教育,展示」四大功能。要做到這些功能,必須要政府大量投資。可是,近年各國政府政都傾向不把博物館當作國力的展現,大都都傾向只建硬件,而減少營運上的補貼;開始把博物館看成文化產業的一部分,成為市場行為。這種政策令博物館愈來愈重視能直接收費的「展示」功能,而減少其他功能。這趨勢已於私營博物館出現,東京森美術館近年大出風頭,但它完全不收藏藝術品。古根漢美術館是市場化的先鋒,甚至曾把館藏藝術品出售,引起很大爭議。

博物館愈來愈重視商業活動,收費固然不可少,博物館商店和餐廳也愈來愈大,愈開愈高級.博物館商店亦成為一門大生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商店早已離開博物館,去商場開店.也有博物館兼營時尚酒店,文化旅遊等等.很明顯,博物館會一步步移向商場.我亦不懷疑,在文化市場化的大潮流下,將來甚至會有博物館開辦主題商場,正如拍卡通片的迪士尼開設主題公園一樣。

再循這路,看遠一點,其實博物館和主題公園亦在愈走愈近。如果你去過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故事展覽」,澳門歷史博物館,或者加拿大渥太華人類文明博物館,便知道近年愈來愈多博物館採用所謂「體驗式」的設計,不著重文物的展出,主力重構歷史環境,這些展覽就像一大個電影佈景,讓參觀者身處其中,直接體驗.這其實也正正是所有主題公園的概念,例如東京的海洋迪士尼,它是一個以海洋文化為概念的主題公園,其中幾個展館,無論在內容和風格上,都就活像「體驗式」的海洋歷史展覽。

幾年前第一次去威尼斯雙年展,實在是大開眼界,這是全球最大的視藝展覽,幾十個大小展館,在古城裡爭妍鬥麗。滿街滿城都是遊客,到處都是人龍,熱門的展館往往要等一小時。因為展覽太多,疲累的遊客可能只會花五分鐘決定一個展館值不值得逗留。要在眾多展館中突出,受歡迎的的展覽都須在題材和風格上挖空心思,其中不乏奇觀式的趣味,身處其中,感覺整個雙年展就像是一個視覺消費的大商場。

我們一直在閒逛,從商場去到博物館,行完藝術展覽去逛主題公園。我們踏進廿一世紀,一個映像時代.到處都是奇觀異象,我們都是奇觀消費者,隨著群眾,東張西望,邊走邊看。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